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流专业建设情况报告

作者: 时间:2024-07-17 点击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119月开始招生,2013年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6年获批辽宁省应用型转型试点专业。2012年开始实施赛教一体化,引入计算机设计竞赛,提高了本科教学质量,学生大面积获奖,2017年获批省级创新创业试点专业,2021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省一流专业。

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拥有一支积极上进、能力突出、认真负责、校企合作共建师资队伍。现有专业教师18人,其中博士3人,在读博士2人,研究生45人,教授7人,副教授12人,企业工程师13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专业多元化。

专业依托中科曙光共建实训中心,累计投资1000万元。硬件资源有600TB数据存储规模,100个计算节点,3000核并行计算能力和7168核流处理能力。机房面积360多平方米,计算机设备210台。承担专业实践课程、专业项目实训、毕业设计等教学任务,培养学生Web应用开发和维护、移动应用开发能力。

一、专业建设的举措

1. 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专业与中科曙光、本钢等多家知名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联合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按照“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开展教育教学,专业教师走访企业调研,创设岗位情境式专业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任务驱动、企业真实项目实战等教学模式,增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2. 实施VIP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 OBE 理念,构建课程体系,以预期学习结果为导向来驱动整个人才培养活动,实施 VIP(垂直整合项目)人才培养体系,将大一到大四的全部主要课程和集中实践环节纳入 VIP 体系,依据人才的认知和成长规律循序渐进地实施工程场景教学,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3. 建设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明确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构建并实施具有学校特色的分层次、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科竞赛、社会实践、自主研学活动为载体的课外创新创业实践环节,注重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内涵建设,着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专业建设的成效

1.教学改革结硕果

专业教师近四年获得辽宁省教改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5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二十余项,其中实践教学改革占50%以上。全部专业课程均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方式授课,出版教材近二十部,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7门,校级一流课程2门。

2.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效突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组建了大学生科技社团和项目组,开展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系列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观念和能力。本专业学生在数学建模、市场调研大赛、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创新创业竞赛中都取得了好成绩。学科竞赛获奖百余项,大创项目百余项多项。

3. 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显著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打造行业工作环境,课程体系贴近岗位应用,学生毕业后可以很快适应工作岗位需求,就业率连年接近100%。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90%,毕业生受到企业和社会好评。

4.教学效果受到学生好评

通过第三方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对所学专业知识与工作需求的满意度、毕业生对所学专业技能与工作需求的满意度和毕业生对专业课程设置满意度等方面的调查,毕业生对我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上3点满意度均高于90%



学院地址:辽宁科技学院 智慧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