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大数据学院“朱明•盛京”暑期社会实践团实践成果

作者: 时间:2018-08-31 点击数:

长子的老相簿——中国工业博物馆

9E8E

       从1939年始建,到1956年正式合并重组为沈阳铸造厂,再到2007年浇注完最后一炉铁水,沈阳铸造厂最终保留翻砂车间并改为沈阳铸造博物馆,也就是今天的中国工业博物馆。

       作为中国乃至东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工业中心城市,“共和国长子”、“东方鲁尔”的美誉沈阳当之无愧。“共和国的长子”奉献了全部力量换取了祖国南部地区“弟妹”经济飞速发展,用60年的时间走完了世界发达国家近200年的历程。它见证了中国工业飞跃的黄金时代,却也吞下了重工业污染的恶果,忍受了市场经济改革的钝痛。走进中国工业博物馆,如同打开长子的老相簿,记录着过去的峥嵘岁月。

铁流凝变

       即使改造成博物馆,厂房依旧宽敞空旷,正门序厅里名为铁流凝变的巨大铜雕将时光拉回到新中国第一炉钢水出炉的时候,铁水飞溅、管线纵横,恍惚间似乎还能听到工人们热情高涨的呼喊。

C9AA

      

        机床馆周密的布光照亮了机床每个细节。曾经代表国际顶尖技术的机床如英雄迟暮般站立在展台上,逝去的不止是铁屑飞溅的激情岁月,还有技工师傅们“空手摸出头发丝十分之一粗细差别”的骄傲。

       工具厂的分工与发展方向,肩负起了我国工业化的历史使命,称为“十八罗汉、四大金刚”。沈阳号称机床故乡,当时的“十八罗汉”中,东北有6家,其中沈阳有3家,分别为沈阳第一机床厂、中捷人民友谊厂和沈阳第三机床厂,且排名全国前三位。其余十几家中,不少工厂是由沈阳工厂“衍生”的。中国工业博物馆机床馆中央的18台机床,就来自这“十八罗汉”。

DDF0

十八罗汉四大金刚

     “共和国初期,新中国百废待兴。”——历史书上这样描述1953年。那一年,根据苏联专家的建议,确定18个机床厂。

994F

第一枚金属国徽

        一个对工业外行的人,可能很难注意到“七个第一”:中国第一个铸造用机械手、第一个自主研发的管模、第一根超高压管的样管、第一台万能钻床、第一台八轴立式机床、第一台精密丝杠机床、第一台五轴联动机床。但是没有人能忽略通史馆中央巨大的国徽,1950年,沈阳第一机床厂受命铸造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当时,工厂设备简陋、工具落后,主要凭经验手工操作,从模具制作到浇铸成形,完成这样高精度的铸造工艺难度相当大。沈阳第一机床厂的工匠们加班加点,夜以继日,不断探索,反复试验,硬是凭精湛的目测技艺和手工操作技艺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终于在1951年国际劳动节前成功地铸造出10多枚不同型号的国徽,最终悬挂在天。

AB47

工业之最

        在老一辈工匠的心里,或许都保留着“工厂大门一开,千百人涌入工厂”的壮观景象。铸造馆保留了曾经铸造车间的生产设备,展现了铸造生产中一个完整的环节,人物蜡像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当时的劳动场景,锅炉的风管高达天棚,运煤的铁轨横穿车间。60年的时光里,进过天窗、投进车间的阳光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如今车间不再响起轰鸣的机器声,食堂里也没有了工人们排队打饭的身影。

        博物馆的展物中含有多项“工业之最”,如世界最大口径的铸管、最大的超高压断路器壳、最大的立车横梁铸件、最薄的铸件等等。虽然生产条件不尽完美,工匠精神却使得工人们精益求精。2007年有一部刘佩琦和孙红雷主演的电视剧《大工匠》,两位八级工匠多次在车间拼技术,非要在手艺上一争高下,不知唤起了多少老工匠的回忆。

C6DB

坎坷新工业

         八十年代末,市场经济来了。

         曾经享誉世界的东方鲁尔风光不再,几个月开不出工资是常事,“被休息”更为普遍,金饭碗没了,高级工匠离开机床一时手足无措,普通的内勤工人离开工厂连讨生活的手艺都没有。厂子没了,厂医院、子弟学校、厂文化宫一个个消失在大厂版图里。“下岗潮”,这是一段东北人不愿提起的黑暗岁月,也是共和国飞速发展的遗殇。

9591

        1975年,沈阳第一机床厂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数控机床;1991年,“八五”时期数控机床拥有自主产权,近20年的时间里,大厂的工人们在改革的浪潮中起起伏伏,直至2007年沈阳机床率先实现“国产数控”装备国产机床,中国的机床开始讲“中国话”。中国工业由制造走向研发,中国工人由埋首机床开始抬头展望世界。

        对于沈阳来说,工业已经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对于铁西来说更是如此。合上长子的老相簿,未来会有更多值得珍藏的“瞬间”留在这里

        本次活动,“朱明•盛京”暑期社会实践团,以精神中“长子情怀”为实践考察根本,长子需要挺起担当的脊梁。过去我们做到了,今后应该做得更好。忠诚担当是辽宁人最宝贵的品质,是对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的基本要求。创新实干是“新时代辽宁精神”最熠熠生辉的一部分。新时代的辽宁需要敢拼敢闯的创新精神、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让实践考察团的成员们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了共产主义信念,牢记了新时代的使命与责任,将以更加自信的人生姿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而奋斗。


学院地址:辽宁科技学院 智慧南楼